物候

节气湖南·物候|霜降:霜镀甘果,秋光温甜

霜降时节,湘江的水波变得清瘦而迟缓,将山峰的倒影洗得愈发沉静;香樟与银杏在半空交换着信笺,一枚尚蘸着青绿,一枚已染透灿金;柿子已在霜色里熟透,石榴也咧开了嘴,残留的桂香与糖炒栗子的焦香交织,在微凉的空气里酝酿成丰收的酣醺……风过时,簌簌地,仿佛要把天空擦得更亮

湖南 节气 霜降 物候 秋光 2025-10-23 15:12  3

【文化艺术欣赏】四时流韵 物候写意——“中国精神”二十四节气·诗书画乐作品巡展敦煌站作品选登

近日,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主办,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甘肃日报报业集团、敦煌市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“中国精神”二十四节气·诗书画乐作品巡展在敦煌画院、敦煌美术馆展出。该巡展是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传播项目、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。

巡展 敦煌站 诗书画 物候 流韵 2025-10-10 15:25  2

一年吉发

一年 365 天:这个说法准确的表述是: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,定义为一个“回归年”,其时长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,这也是我们日历中“一年”的时间基准。为了弥补历法与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,才有了“闰年”(每4年增加1天)的设定。

少阳 公历 物候 两仪 吉发 2025-10-09 07:31  4

从物候看节气之秋分

“秋分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。据《2025年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北京时间9月23日2时19分,已正式进入此节气。秋分这天,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这天后,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变短,黑夜时间逐渐变长;南半球则刚好

节气 秋分 物候 社神 秋社 2025-09-26 16:17  5

今日秋分,老话“是涝是旱看秋分,阴晴冷暖看春分”,有道理吗?

“是涝是旱看秋分,阴晴冷暖看春分。”这句古老的农谚道出了秋分和春分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地位。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不仅是昼夜平分的标志,更是农民预判下半年气候的重要节点。2025年的秋分落在9月23日,此时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,而我国大部分地

春分 秋分 农谚 物候 阴晴冷暖 2025-09-23 20:57  6
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要穿棉”,有道理,看谚语是怎么说?
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要穿棉”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,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秋季气温变化的自然规律。它不仅是古人观察天象与物候的智慧结晶,更暗含了深刻的气象科学原理。当秋风携雨而至,每一次降水都像大自然按下降温的按键,二十场秋雨后的“穿棉”警示,则揭示了季节更替的

秋风 物候 谚语 秋雨 物候学 2025-09-20 21:08  6

科协读书会丨走进博物天地 让二十四节气“活”起来

当科学遇见故事,当理性碰撞温度,知识的边界便不再冰冷。北京市科协推出“科协读书会”专栏,带您走进优质科学图书的幕后,聆听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。我们将与作者(译者、编者)面对面交流,揭开科学探索的赤诚、创作历程的曲折,将深奥的理论化为智慧的共鸣。

读书会 科协 博物 物候 科协读书会 2025-09-15 14:40  10

秋分看冬天冷暖,老话说:“冬在尾,寒风吹”2025年春节真要冷?

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。这一天,太阳几乎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平分。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文和物候变化,总结出秋分节气与后续天气、农业收成的关联规律。这些经验凝结为通俗易记的农谚,如“白天秋分,大雪封门”和“月夕秋分

春节 秋分 农谚 物候 月夕 2025-09-12 14:42  6

从物候看节气之白露
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,《2025年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今年定格在9月7日16时52分。白露标志着孟秋的结束与仲秋的开始,是暑夏向凉秋转换的节点。此时,控制我国的夏季风逐渐消退,冬季风开始占据主导;北半球日照时间缩短

白露 节气 玄鸟 物候 留鸟 2025-09-10 16:04  7

黄精什么时候种植

黄精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,其种植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量。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黄精的生长习性,种植时间主要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关键时期,具体安排需结合当地实际条件灵活调整。一、春季种植:3月至5月为黄金期春季是黄精种植最普遍的季节,尤

黄精 古田县 物候 滇黄精 多花黄精 2025-09-10 11:49  7